close
電影筆記1110─攻殼靈魂

看完押井守的電影,你就已經是凱撒了,你該知道如何避開凱撒的悲劇,卻也可以去享受凱撒的光輝文明。

科幻電影主要都是以科學事件或發明為背景,大致有三種:一種是以奇觀取勝的暴力動作片;一種是充滿哲學反思和人文觀察的作品;還有一種是兼具了暴力動作與哲學反思的作品。

第一種電影,你只要用眼睛和感官去看就可以了;第二種電影,你得用眼睛和心靈去看;第三種電影則是全身的細胞都要加入,通常還得包括你的靈魂。

押井守的電影多數屬於第三種,2004最新作品「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更是其中翹楚。

他雖然奇貌不揚,經常一頭亂髮,又總是面對電腦、網路等虛擬空洞的數位人生議題,你難免擔心他的腳步會不會走得太遠,走得太偏?電影會不會陳義過高?讓觀眾難以理解?其實,押井守固然學識淵博,但是他熱愛生命,對人生現象總是有他獨到的觀察與呼籲,不時就試圖穿透電影膠卷來和觀眾對話,仔細看「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其實就好像是快快樂樂地上了一堂科幻哲學課。

許多電影都喜歡引經據典,賣弄知識,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尤其如此,也有一肚子學問的押井守比好萊塢厲害的地方,則是在於他雖然也愛賣弄,然而他已經吸收消化,而且以清楚明白的方式來表現。

例如:今年夏天的賣座電影「機械公敵」中,不時引述知名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機器人學三大法則」,主張機器人都得遵奉「不得傷害人類、服從人類命令、必須懂得自衛」的三大公式,言之成理,但卻無法明確說明機器人終於能夠獨立自主,甚至搞起叛變的原因。「攻殼2」的機器人同樣信奉艾西莫夫定律,卻也會背叛主人,殺害主人,押井守提出的解釋是:「人造女奴們以自己故障為由,創造出攻擊人類的許可,這個邏輯上的推論,也解開了倫理法第三項的束縛。」

當然,如果只是耍耍嘴皮子,玩起邏輯辯証遊戲,要以「故障」做為機器人叛變的託辭,說服力是絕對不夠的,於是押井守回到了真實人生,拿大人也經常沒輒的小孩子做範本,他說:「小孩常脫離所謂人類的規範,如果我們把擁有確立的自我,能夠遵循自己意志去行動的人,才稱為人類的話,那麼處於成為人生前期階段,活在渾沌當中的小孩是什麼?他們的內涵明顯與人類不同,卻有著人類的外型。」 上帝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人類也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機器人,人和機器人的對應關係,就和人與自己小孩的世界何其相似:機器人會不時「故障」,讓主人不知如何面對(你不是經常被自己的電腦整得七葷八素的?);你們家的小朋友開始哭鬧時,你不也同樣一個頭兩個大,不知如何收拾?

這樣的比方,讓機器人的失控成因,有了比較人性化的理解空間,押井守繼續強調很多小女孩喜歡在玩家家酒的時候抱養洋娃娃,原因是:「玩人偶,跟實際養小孩,也許是件很類似的事情。」

洋娃娃壞了,髒了,可以修理洗乾淨,或者換買新的,多數人更是隨意棄置了,人類一直用這樣的消費心態對待著沒有靈魂的器物。小孩呢?丟了,棄養了,綁架了,就都會是社會問題,機器人壞了,同樣也會是社會問題。

「攻殼2」裡的機器製造商試圖把小女孩的靈魂灌進機殼裡,逼得失控的機器人在最後時刻都要呻吟著:「Help me,Help me……不也是更恐怖的社會問題?押井守透過片中角色更明白說出:「人們悲鳥之血,卻無視魚之傷,有聲音的東西是幸福的,如果人偶們也有聲音,大概會大叫不想變成人類吧。」電影看到這裡,你真的很難不去思考:我們和機器人,我們和娃娃布偶的關係,究竟要何去何從吧?

但是機器人失控的原因,絕非如此單純,人類至今都很難解釋基因為何會突變,細胞何以會進化?誰來決定基因與細胞的質變?是造物主?還是一己的靈魂?這些都是古往今人多少大智慧家上窮碧落下黃泉都找不到答案的問題,有人說靈魂的重量只有二十一公克,卻能驅動千千萬萬倍重量的肉身和意志,是世上超強的發動機,是的,然而靈魂從何而來?又去向何方呢?

押井守把電影的時空拉到2032年的未來世界裡,那時候的人們因為追求完美,多數都只保有大腦和靈魂而已,身體軀殼都是基因生物的機械合成體;至於功能超強的機器人,它們的「義體和電子腦是政府裝備,電子腦中包括機密情報在內,一切記憶都是政府的東西,(出了狀況)上面那些人想回收的是記憶,她的生死本身根本不是問題!」正因為人和機器人的關係只有相互利用的實際利害關係,才會有怨噌,才會有仇恨,這個微妙的變化,就是靈魂質變和閃動的空間。

接下來,押井守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人們因為不懂得解釋生命謎團,只好訴諸宗教心靈,台灣道教的七爺八爺和八家將等的宗教神明儀式如此,同時也引用基督教舊約聖經裡的「聖詠139章/讚美全知的天主」來表示無知人民對神明世界的尊敬與畏懼,(電影的翻譯錯以為是出自舊約聖經雅歌的139節,全文應該是這樣的:「( 我尚在母胎你已眼睛看見。世人的歲月尚未來到以前,都已全部記錄於冊表,都已全由你預先定好)天主,你的策略對我何其深奧,你策略的總數,又是何其繁浩,我若去計數,而它們又多於沙粒,設若數到底,我仍同你在一起。」這些過程其實都只是在呼應孔子的名言:「未知生,焉知死。」押井守明白告訴大家要正視人生當下眾相,才能超越生死,他更引述日本能劇大師世阿彌在能楽書「花鏡」中的那句偈語:「生死去來/棚頭傀儡/一線斷時/落落磊磊」對世人做出當頭棒喝。

莎士比亞曾經說:「人生就像個舞台,男男女女都只是台上演員而已。」是的,世阿彌說得更白,人生只是神的傀儡,線頭斷了,傀儡也就沒了力氣,沒了生命,委頓在地有如一堆廢物。」

這種線頭傀儡的概念,正好就是網路連線世界最清楚的說明,連不上線,你就進不了虛擬世界,你的肉身和靈魂就一無是處了。

電影中,博學多聞的押井守引述了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在《論理解社會學的基本範疇》(Ueber einige Kategorien der verstehenden Soziologie),“解釋論”(interpretation)的一句名言:「要理解凱撒,並不需要身為凱撒。」替電影主題做了一則強而有力的結論: 你不一定要做個機器生化人,才能明白未來世界裡的寂寞靈魂,看完押井守的電影,你就已經是凱撒了,你該知道如何避開凱撒的悲劇,卻也可以去享受凱撒的光輝文明。

由 twlai 發表於 November 10, 2004 10:52 AM
迴響

寫的真的很棒
不過機器公敵跟Innocence的後半請您能再看個一遍嗎?

第[1]響,Posted by: smoai 發表於 November 10, 2004 09:05 PM

作者很多論點闡述的不錯,看過幾篇有關攻殼的評論都蠻膚淺的這篇寫得很好, 不過有幾點想要補充一下,不過礙於文筆不流暢,看的人就多包涵了.

1.[人造女奴們以自己故障為由,創造出攻擊人類的許可,這個邏輯上的推論,也解開了倫理法第三項的束縛]

在電影版並不是這樣...是有人要救出被用來複製機器人ghost的小孩所刻意放入的bug. 讓失控的機器人能發出求救信號.這也是為何會有Help me的訊息流出. 而且廠商並不是"試圖"把小孩的ghost複製進機器人, 然後機器人因此被逼瘋的喊出救命. 廠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商品附加價值. 有了小孩子ghost的機器人行為會比較類人"玩"起來比較"好玩". 如果連這部分類人的控制程式都自行開發成本過高. 所以為了便宜的產生"好玩的玩具"所以用了複製ghost這種非法不人道的技術. 因為人為bug引起機器人暴走這點比起士郎正宗在漫畫版的解釋(因為ghost而暴走,也就是這篇評論的作者所解釋的)合理許多,

在攻殼設定的世界裡機器人的失控是因為人的關係,因為人類無法造出完美的機器人. 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造出能以人類方式思考的機器人怎麼辦? 攻殼的設定如果有這樣的角色應該就是傀儡師, 說以人類方式思考又不合理, 應該是比人類進步的物種(artificial ghost?), 在第一集裡他跟素子結合後活在網路之中. 最後巴特也是靠她(它/祂?)才能抵擋那麼多的瘋機器人.

機器人三定律是人定的,機器人要服從這三定律也是需要人所寫出的控制程式也服從. 程式有bug的話那三定律根本不存在.比起機器公敵由機器人AI自己發覺叛變人類的合理性,innocence用人所造成的bug合理多了.
機器人三定律根本一點屁用都沒有,機器公敵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機器公敵並不是不合理的解釋. 而是證明三定律無用.

如果機器人必須要傷害人類才能保護人類不受傷害怎麼辦?這就是機器公敵的邏輯.

2.[義體和電子腦是政府裝備,電子腦中包括機密情報在內,一切記憶都是政府的東西,(出了狀況)上面那些人想回收的是記憶,她的生死本身根本不是問題!]
這句話是說素子,素子曾經是人,在第一集的時候失蹤.她不是功能超強的機器人.並沒有人跟機器人互相利用的情況出現.都是人.

當然這只是個人見解,因為有關素子的故事在TV版出現的比較多,但如同TV版故事"Stand Alone Complex"的解釋(每個故事各自獨立,但又串連成一個故事)就算電影版跟TV版的劇情發展差異極大但我還是會認為押井守並沒有背離士郎正宗的設定太遠. 而且電影版跟TV版的關係比較像平行世界.

就TV版的解釋素子從小事故失去身體不得不用全義體(全身上下都是人造物)而且她是攻殼世界裡的優秀義體控制者.

為何我敢賭定的提出素子是人所進化的而不是機器人,還有另一個原因.在攻殼世界裡的機器人有最進步的AI是Tachikoma.
這些機器人的思考與行為押井守有很多深入的探討.
特別是在Ghost in the shell 2 第15話. 我認為押井守如果要討論的機器人對人的意識的話, Tachikoma才是主軸. 比起機器公敵, 就好像是小說跟童話故事的差別.

當然有更多的內容都在攻殼的其他故事中出現, 這是一部很值得推薦的動畫系列.


第[2]響,Posted by: 程式設計師 發表於 November 11, 2004 04:15 AM

這是針對「程式設計師(kenlichen@gmail.com)」發表迴響的回應跟補充:

TV 版的 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 監督是神山健治,跟押井守無關。TV 版第二部 S.A.C 2nd GIG,目前在台灣頂多找得到港版的 DVD,或是得靠網路下載港版翻譯的 P2P 檔案分享,我自己還沒看過,好像才有神山健治找押井守參與協助的部分。攻殼車在原作士郎正宗的漫畫版裡叫 Fujikoma,不知為何到了 TV 版要改叫 Tachikoma。至於在押井守的兩部電影版裡,都沒有攻殼車的存在。也許是因為如果有跟神奇寶貝皮卡丘一樣可愛的攻殼車出現,會太搶戲,怕跳了 tone,在短短兩三小時之內的劇本會因而變得更複雜難寫吧。


關於「i-Robot(機器公敵)」的機器人失控,押井守針對相關議題的探討,也可以追溯到早期作品「Patlabor(機動警察)」電影版第一部。在 Patlabor 裡,沒有擁有人工智能會思考的「人造人」甚至擁有靈魂的「機械生命」這種東西,那些機器人被稱作「labors」,一開始很明顯就只是為了工業作業用或軍事用途而存在。後來又出現作為代步工具、還有社會地位象徵意涵的豪華機種,基本上就好像「汽車」在現代人類社會的進化版一樣。特車一課、二課等機動警察的存在,是為了專門應付以 labors 作為犯罪工具應運而生。在電影版第一部裡,特車二課調查的是不特定機種在更換過某種新一代作業程式後,會有突然暴走不受人類操控的情形,重點並不在於這是否為該作業程式設計師離奇自殺後的亡靈復活,並附身於 labors 之上對人類社會作什麼復仇宣言,labors、機器人,在這部作品中自始自終都只是被人類、被程式語言所操控的「工具」。如果控制 labors 的人心存傷人的惡念,那麼便不存在什麼艾西莫夫「機器人三大法則」的制約定律,就好像菜刀、水果刀可以拿來作料理卻也可能被拿來當凶器一樣單純的關係。

不肖商人綁架流民、小孩,直接將其靈魂複製燒烤至剛出廠的機器人中央處理器裡,以之替代繁雜的純程式語言,作為機器人作業系統的結構主體,目的其實不在「比較好玩」「更具有人性」,而是純粹成本和技術上的考量,這應該是從漫畫原作裡就有的設定。而那些機器人會暴走的原因,是因為被綁架的其中某兩位小孩,在與世隔絕計無可施的情形下,想出來的變通求救之道。可以類比為,如果有個孩子被綁架關在廢棄的爆竹工廠,在逃不出來的情形下,利用那些爆裂物造成火災,希望引起注意、進而獲救的情形。不過對照著看機器公敵,那個獨一無二還擁有自己名字的機器人,也確實是因為要被拿來當作某種線索和革命關鍵,才會違背「不可傷人」原則的,無論是對那個自殺死掉的博士還是核心的高度人工智能 VIKI,這些機器人通通都還是某種單純執行命令的工具。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又是一次跟「沒有靈魂的機器人只是工具」相呼應的觀點。


草薙素子跟巴特本來就都是生化改造人,只是改造程度的多寡而已。整個公安九課幾乎只有猴子部長荒卷跟從一般重案組徵調過來的德古沙沒有改造生化機械義體器官,不過至少都還是有在頸椎處安裝「人機介面」插座,藉以跟電腦及網路作有線連結。這是攻殼機動隊的基本設定,在士郎正宗的原作漫畫中就是如此,其實不需要特地以 TV 版的劇情來當作佐證了。

在士郎正宗的原始設定裡,草薙素子似乎並不是因為發生什麼意外事故,才被改造為全身都是機械義體的人造人的,可能會比較接近好萊塢電影「Universal Soldier(魔鬼命令)」「Soldier(兵人)」那種「從很早之前就被政府秘密機關刻意培養訓練為殺人機器」的故事情節。雖然不管在任何版本裡出現的草薙從外表看起來一直是個美艷的帥姊姊,頂多三十歲左右,但實際年齡恐怕會超過更多。

第[3]響,Posted by: bias 發表於 November 11, 2004 08:35 AM

感謝bias的回應,
看到同好的回應忍不住要繼續回應..

在士郎正宗的作品並沒有對素子的身世做解釋, 不過她的身世已經被押井守拿去做題材了, 在TV 版第二部 S.A.C 2nd GIG的某一集. 說明她是飛機失事的存活者因此全身癱瘓. 其實光以頸椎處安裝「人機介面」插座並不足以當作她是不是人的佐證,那只是一種介面跟無線通訊等介面沒有太大差別. 為何大腦都可以無線通訊還要特地弄個這樣的介面出來, 如果認真從技術考量的話有兩點, 一是頻寬二是防護. 只要是保護重要資料都需要類似的設計. 不知道有沒有聽過一個笑話, 如果要自己的電腦不被入侵, 那就是不要上網. 要真正保護資料就是在實體上切斷連結.
只有單純無線通訊一種介面, 有沒有跟網路連接外人不易察覺, 甚至自己都不容易察覺. 因此不重要的通訊流量只要透過無線網路就好. 但真正危險的存取(存取ghost)通訊最好還是設計成能拔掉的.

在Patlabor的機器人跟機械公敵的AI程度還是有差別的,如果以不會思考或是只能處理人所指定工作的機器人而言, 那誠如您講的那只是工具, 但如果再深入的討論, 萬一人類造出真正有"靈性"的機器人時怎麼辦, 是要把它當作機器人看待, 還是看做生命看待, 如果是生命體是不是也有生存的權利以及選擇的"自由". 在西方的哲學裡自由意志是決定人是否存在很關鍵的因素, 萬一機器人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它"還是機器人嗎?

於用複製靈魂的方式製造機器人是因為比較好玩還是單純只有成本跟技術考量,我還是認為兩者皆有,不過這不重要,片中都有解釋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ps.Patlabor裡的labor暴走是因為被人惡意修改作業系統,不是亡靈復活. 我在看機器公敵的時候就在猜是不是被人執入病毒或後門所以才會反叛人類. 不過這種攻擊方式在現今的網路世界已經很常見了. 這種結局有點沒創意. 但結局是電腦自己推斷出人類會自我傷害所以要保護人類唯有完全控制人類行為這件事情的結論讓我覺得更不合理. 而且只有博士自己發現這件事. 難道他沒辦法在悲劇發生前把電腦關掉嗎? 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但對不起人類所以自殺..what ever..反正這種結局覺得實在不怎麼樣. 並沒有更突破性的觀點. 如果發現三定律無用的話要趕快修正這個bug, 才是負責的程式設計師...

第[4]響,Posted by: 程式設計師 發表於 November 11, 2004 01:21 PM

其實,之前也有一部漫畫探討到人與機器人之間的問題,幸運女神漫畫系列應該是為台灣及世界各地漫畫迷所熟知的,當三位女神為了應付不時前來"騷擾"的魔族,排行老三的詩寇蒂,親手打造了支援機器人--哨兵小弟,而哨兵小弟卻在二女神蓓兒丹娣的改裝之下,意外地擁有"情感"這項功能,有一次蓓兒丹娣忘記帯男主角的便當,哨兵小弟便冒著電池電力會用盡的危險,將便當送往學校。接下來更誇張的是哨兵小弟要求詩寇蒂,將一台人型看板改裝成女性機器人,而詩寇蒂也知道哨兵小弟因為擁有情感的緣故,才會如此要求;一個下午之後,哨兵小弟的願望成真,但是這個女性機器人「喜歌兒」對於構型較舊的哨兵小弟,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不斷數落他的醜,嫌他面無表情,一臉呆樣又不會說話(原始設計是有說話功能的,似乎是詩寇蒂將其拆除了)。
哨兵小弟仍然不死心,展開追求攻勢,喜歌兒則是對如此的死纏爛打毫不領情,最後在喜歌兒遭到瘋狂博士綁架時,哨兵小弟立刻衝進倉庫將所有武器全部拿出來,打算攻堅以救回美人(?),瘋狂博士則問了兩架機器人一句:「你們知不知道機器人三原則這件事?」喜歌兒則是回道:「不知道!」瘋狂博士便遭兩架機器人輪番海扁。而喜歌兒也被哨兵小弟的勇氣所感動,和他先從當好朋友開始,慢慢培養感情。
這中間便點出了一個和攻殼機動隊一樣的議題:機器人擁有了情感之後,機器人算不算是人?若是,那生命及靈魂本身只是一堆0和1所組成的嗎?若不是,那我們和機器人的差別便僅僅是硬體的材質不同而已。到底人自己所定義的生命是什麼?直至現在仍然沒有定論。
回到幸運女神中的這兩架機器人,女主角二女神蓓兒丹娣,曾經對這兩架機器人的評論是「有求生意志的兩個生命體」,清楚點出了這兩架機器人為何與一台摩托車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摩托車是在發動之後才像是有生命的物體,但熄火後就是由一堆零件所組成的金屬物體,哨兵小弟與喜歌兒卻是因為擁有意志,而且是求生的意志,不畏懼挑戰與障礙而前進,最重要的是絕不會被某些事物給絆住,機器人三原則即為典型,試想:人類今天要是被許許多多的法律、教條給綁死,每天過著行尸走肉的生活,
沒有思考、沒有變化也沒有生氣,這在喬治.歐威爾的1984中所提到的世界一樣,所有的人要服從老大哥的命令,不得反抗,近期的電影「重裝任務」也提到了,人沒有感覺就沒有自由意志,
那麼人是不是也和工廠的機器一樣,為了達到社會所要的目的,
必須像工廠的機器的零件一樣,不得向老闆抱怨,如果變成了瑕疵品或是超過使用壽限就會被換掉,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和機器完全沒有兩樣!
哨兵小弟與喜歌兒代表了人為了追求生命的多采多姿,以及立足點的平衡(沒有不必要的束縛及差別待遇),不甘成為瘋狂博士的研究材料,就如喜歌兒所言:「一天到晚說我是機器機器……,自己嚐嚐被人當個機器會是啥滋味!混蛋!」說完之後就憤而離去,反觀現今社會,有多少人有這種膽量?敢跟政客及沒良心的有錢人(尤其是炒地皮的都市蟑螂)直接以拳頭相向?
一個人有為了追求生命的驕傲,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覺悟,才是真正的人,才配稱之為生命,攻殼機動隊的許多機器人,就是為了追求生命的驕傲,明明知道指令欄中,不得反抗人類,也曉得自己若是朝人類反擊,有九成八的機會會被武裝警察轟成碎片,即使如此也要爭取「請以對待人的方式對待我!」的基本待遇,接受法律的保護及行使自己的權利,而非用完即丟!攻殼機動隊中有許多女性型機器人反擊,他們多半是性愛用途的機器人,偏偏沒過幾個月就有新型機種,舊型的機器人就在人類瘋狂追求肉慾的情況下慘遭淘汰,這簡直像是一個人出生之後沒多久,達到了利用價值之後就得死是一樣恐怖的。
「一天到晚說我是機器機器……,自己嚐嚐被人當個機器會是啥滋味!混蛋!」這句話就分外有力。因為敢說這句話的,絕對是有自由意志的人才會說的,也因為如此,才算是貨真價實的生命。

第[5]響,Posted by: JIM 發表於 November 13, 2004 09:18 AM

其實,之前也有一部漫畫探討到人與機器人之間的問題,幸運女神漫畫系列應該是為台灣及世界各地漫畫迷所熟知的,當三位女神為了應付不時前來"騷擾"的魔族,排行老三的詩寇蒂,親手打造了支援機器人--哨兵小弟,而哨兵小弟卻在二女神蓓兒丹娣的改裝之下,意外地擁有"情感"這項功能,有一次蓓兒丹娣忘記帯男主角的便當,哨兵小弟便冒著電池電力會用盡的危險,將便當送往學校。接下來更誇張的是哨兵小弟要求詩寇蒂,將一台人型看板改裝成女性機器人,而詩寇蒂也知道哨兵小弟因為擁有情感的緣故,才會如此要求;一個下午之後,哨兵小弟的願望成真,但是這個女性機器人「喜歌兒」對於構型較舊的哨兵小弟,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不斷數落他的醜,嫌他面無表情,一臉呆樣又不會說話(原始設計是有說話功能的,似乎是詩寇蒂將其拆除了)。
哨兵小弟仍然不死心,展開追求攻勢,喜歌兒則是對如此的死纏爛打毫不領情,最後在喜歌兒遭到瘋狂博士綁架時,哨兵小弟立刻衝進倉庫將所有武器全部拿出來,打算攻堅以救回美人(?),瘋狂博士則問了兩架機器人一句:「你們知不知道機器人三原則這件事?」喜歌兒則是回道:「不知道!」瘋狂博士便遭兩架機器人輪番海扁。而喜歌兒也被哨兵小弟的勇氣所感動,和他先從當好朋友開始,慢慢培養感情。
這中間便點出了一個和攻殼機動隊一樣的議題:機器人擁有了情感之後,機器人算不算是人?若是,那生命及靈魂本身只是一堆0和1所組成的嗎?若不是,那我們和機器人的差別便僅僅是硬體的材質不同而已。到底人自己所定義的生命是什麼?直至現在仍然沒有定論。
回到幸運女神中的這兩架機器人,女主角二女神蓓兒丹娣,曾經對這兩架機器人的評論是「有求生意志的兩個生命體」,清楚點出了這兩架機器人為何與一台摩托車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摩托車是在發動之後才像是有生命的物體,但熄火後就是由一堆零件所組成的金屬物體,哨兵小弟與喜歌兒卻是因為擁有意志,而且是求生的意志,不畏懼挑戰與障礙而前進,最重要的是絕不會被某些事物給絆住,機器人三原則即為典型,試想:人類今天要是被許許多多的法律、教條給綁死,每天過著行尸走肉的生活,
沒有思考、沒有變化也沒有生氣,這在喬治.歐威爾的1984中所提到的世界一樣,所有的人要服從老大哥的命令,不得反抗,近期的電影「重裝任務」也提到了,人沒有感覺就沒有自由意志,
那麼人是不是也和工廠的機器一樣,為了達到社會所要的目的,
必須像工廠的機器的零件一樣,不得向老闆抱怨,如果變成了瑕疵品或是超過使用壽限就會被換掉,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和機器完全沒有兩樣!
哨兵小弟與喜歌兒代表了人為了追求生命的多采多姿,以及立足點的平衡(沒有不必要的束縛及差別待遇),不甘成為瘋狂博士的研究材料,就如喜歌兒所言:「一天到晚說我是機器機器……,自己嚐嚐被人當個機器會是啥滋味!混蛋!」說完之後就憤而離去,反觀現今社會,有多少人有這種膽量?敢跟政客及沒良心的有錢人(尤其是炒地皮的都市蟑螂)直接以拳頭相向?
一個人有為了追求生命的驕傲,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覺悟,才是真正的人,才配稱之為生命,攻殼機動隊的許多機器人,就是為了追求生命的驕傲,明明知道指令欄中,不得反抗人類,也曉得自己若是朝人類反擊,有九成八的機會會被武裝警察轟成碎片,即使如此也要爭取「請以對待人的方式對待我!」的基本待遇,接受法律的保護及行使自己的權利,而非用完即丟!攻殼機動隊中有許多女性型機器人反擊,他們多半是性愛用途的機器人,偏偏沒過幾個月就有新型機種,舊型的機器人就在人類瘋狂追求肉慾的情況下慘遭淘汰,這簡直像是一個人出生之後沒多久,達到了利用價值之後就得死是一樣恐怖的。
「一天到晚說我是機器機器……,自己嚐嚐被人當個機器會是啥滋味!混蛋!」這句話就分外有力。因為敢說這句話的,絕對是有自由意志的人才會說的,也因為如此,才算是貨真價實的生命。

第[6]響,Posted by: JIM 發表於 November 13, 2004 09:19 AM

其實,之前也有一部漫畫探討到人與機器人之間的問題,幸運女神漫畫系列應該是為台灣及世界各地漫畫迷所熟知的,當三位女神為了應付不時前來"騷擾"的魔族,排行老三的詩寇蒂,親手打造了支援機器人--哨兵小弟,而哨兵小弟卻在二女神蓓兒丹娣的改裝之下,意外地擁有"情感"這項功能,有一次蓓兒丹娣忘記帯男主角的便當,哨兵小弟便冒著電池電力會用盡的危險,將便當送往學校。接下來更誇張的是哨兵小弟要求詩寇蒂,將一台人型看板改裝成女性機器人,而詩寇蒂也知道哨兵小弟因為擁有情感的緣故,才會如此要求;一個下午之後,哨兵小弟的願望成真,但是這個女性機器人「喜歌兒」對於構型較舊的哨兵小弟,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不斷數落他的醜,嫌他面無表情,一臉呆樣又不會說話(原始設計是有說話功能的,似乎是詩寇蒂將其拆除了)。
哨兵小弟仍然不死心,展開追求攻勢,喜歌兒則是對如此的死纏爛打毫不領情,最後在喜歌兒遭到瘋狂博士綁架時,哨兵小弟立刻衝進倉庫將所有武器全部拿出來,打算攻堅以救回美人(?),瘋狂博士則問了兩架機器人一句:「你們知不知道機器人三原則這件事?」喜歌兒則是回道:「不知道!」瘋狂博士便遭兩架機器人輪番海扁。而喜歌兒也被哨兵小弟的勇氣所感動,和他先從當好朋友開始,慢慢培養感情。
這中間便點出了一個和攻殼機動隊一樣的議題:機器人擁有了情感之後,機器人算不算是人?若是,那生命及靈魂本身只是一堆0和1所組成的嗎?若不是,那我們和機器人的差別便僅僅是硬體的材質不同而已。到底人自己所定義的生命是什麼?直至現在仍然沒有定論。
回到幸運女神中的這兩架機器人,女主角二女神蓓兒丹娣,曾經對這兩架機器人的評論是「有求生意志的兩個生命體」,清楚點出了這兩架機器人為何與一台摩托車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摩托車是在發動之後才像是有生命的物體,但熄火後就是由一堆零件所組成的金屬物體,哨兵小弟與喜歌兒卻是因為擁有意志,而且是求生的意志,不畏懼挑戰與障礙而前進,最重要的是絕不會被某些事物給絆住,機器人三原則即為典型,試想:人類今天要是被許許多多的法律、教條給綁死,每天過著行尸走肉的生活,
沒有思考、沒有變化也沒有生氣,這在喬治.歐威爾的1984中所提到的世界一樣,所有的人要服從老大哥的命令,不得反抗,近期的電影「重裝任務」也提到了,人沒有感覺就沒有自由意志,
那麼人是不是也和工廠的機器一樣,為了達到社會所要的目的,
必須像工廠的機器的零件一樣,不得向老闆抱怨,如果變成了瑕疵品或是超過使用壽限就會被換掉,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和機器完全沒有兩樣!
哨兵小弟與喜歌兒代表了人為了追求生命的多采多姿,以及立足點的平衡(沒有不必要的束縛及差別待遇),不甘成為瘋狂博士的研究材料,就如喜歌兒所言:「一天到晚說我是機器機器……,自己嚐嚐被人當個機器會是啥滋味!混蛋!」說完之後就憤而離去,反觀現今社會,有多少人有這種膽量?敢跟政客及沒良心的有錢人(尤其是炒地皮的都市蟑螂)直接以拳頭相向?
一個人有為了追求生命的驕傲,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覺悟,才是真正的人,才配稱之為生命,攻殼機動隊的許多機器人,就是為了追求生命的驕傲,明明知道指令欄中,不得反抗人類,也曉得自己若是朝人類反擊,有九成八的機會會被武裝警察轟成碎片,即使如此也要爭取「請以對待人的方式對待我!」的基本待遇,接受法律的保護及行使自己的權利,而非用完即丟!攻殼機動隊中有許多女性型機器人反擊,他們多半是性愛用途的機器人,偏偏沒過幾個月就有新型機種,舊型的機器人就在人類瘋狂追求肉慾的情況下慘遭淘汰,這簡直像是一個人出生之後沒多久,達到了利用價值之後就得死是一樣恐怖的。
「一天到晚說我是機器機器……,自己嚐嚐被人當個機器會是啥滋味!混蛋!」這句話就分外有力。因為敢說這句話的,絕對是有自由意志的人才會說的,也因為如此,才算是貨真價實的生命。

第[7]響,Posted by: JIM 發表於 November 13, 2004 09:19 AM

我也很愛攻殼機動隊這部電影~
但是有學過認知與神經科學的就知道,人類的心智的活動只不過是大腦的化學反應吧了!!
去做個實驗就知道了,可以用TMS來暫時干擾大腦某區域神經的電流傳送,讓你很短暫的失去某先功能......因此當人的大腦特定區域受損了,就會影響到perception,cognitive改變...
所以我不覺得有什麼靈魂存在,大腦是由數十兆個神經連結而成的超級平行處理器,妳每天都依靠大腦做大量的複雜運算,當然你自己不會覺得,覺的人類有非物質的靈魂,但是當你看到大腦受傷的病人之時,你就會了解所謂的靈魂到底是哪裡來!!
所以精神病事實上說他是神經病,也沒有錯....這兩者是同樣的層次...有人吃搖頭丸吸毒,就是藉由化學藥物讓自己覺得high.
從生命的演化來看,其實就跟人類現在發明機器人的一樣...只是到現在人類的技術要到達人類大腦的水平,還差得太遠太遠...
人類幾千年前早就利用律法來控制人類自己的行為,可是律法對人根本沒有絕對的約束力,所以如果機器人會遵守三大定律,那代表那個那個機器人不會思考....

第[8]響,Posted by: Jiahan 發表於 November 13, 2004 02:13 PM

押井確實是個很有料的導演 總是如此引起話題

正如Jiahan網友說的 押井也提到 人類其實明白自己可以被分解成一些基本單位 其實與機器是沒有不同的啊
我個人覺得這也是GITS劇場版 探討Ghost存在意義的理由

當然用神經醫學講就是那樣子沒錯
不過我想押井(和士郎正宗)所要講的不只那部份
雖然是從機器與人的差異來探討 但那應該是個媒介
適合現在及可能的未來的媒介 內裡著重的應該是超越那的存在

這種層次的問題 押井其實也沒有確實道出他的看法
留給觀眾發展自己的思考...
--
又 在下雖然有看patlabor不過未曾看過i,robot
不好隨意插口 若有失當見解請多指教--

第[9]響,Posted by: skywing 發表於 November 14, 2004 12:07 AM

請問 攻殼機的電影 漫畫 和電視劇這些創作
共有幾個版本
台灣有沒有相關的資源?

第[10]響,Posted by: x 發表於 November 14, 2004 09:19 PM

請問在電影版中2501的程式設計師 OOXX 先生 跟魁儡師的關係是什麼?

謝謝

第[11]響,Posted by: 小朋友 發表於 November 14, 2004 09:22 PM

x :

我知道台灣的普威爾公司出版了所有押井守的電影和電視作品(除了歡迎登錄虛擬天堂之外),你不妨到普威爾的網站上去看看。網址如下 http://www.prowaremedia.com.t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

你的問題我還不能回答,要看其他專家能不能代勞了。

第[12]響,Posted by: twlai 發表於 November 15, 2004 12:15 AM

劇場版:普威爾代理-第一集ghost in the shell和現在大家討論的第二集(即將發片)
電視版:第一部由齊威代理,目前出到第八片,第二部目前無公司代理
漫畫版:尖端出版,兩冊,記得好像東立也有出,不過集數幾本我忘了但是現在皆以絕版,連二手也幾乎找不到

第[13]響,Posted by: K 發表於 November 19, 2004 03:29 AM

我去看了第二集,
有幾個劇情上的疑問ㄟ~

"金",那一段,最後他們有抓到真正的金嗎?巴特攻堅的時候,
德古沙是不是跟金在一起,然後金就燒壞了,而德古沙就回家去了?

女奴會攻擊人類是因為小孩子造成的,還是它們本身對人類產生了怨恨?

此外就是小孩子的靈魂和人的靈魂一樣嗎?他們可以透過自己的意志對機器人的程式做修改,而讓機器暴動之後被人類發覺嗎?

第[14]響,Posted by: x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4 02:54 PM

裝上了義肢的人類還是人類!全身上下通通是義體的人類也還是人類
腦袋是人工腦,身體是人工皮膚,人工器官,人工神經,人工血液組成的人
是人類嗎?將電子腦裝載戰車上的人是人類嗎?暫時不管了!開始以下個人的亂想

不管是「變人」「 AI 」或者是「機械公敵」,裡面的機器人都是具有學習能力的,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具有能夠思考!能夠將學下來的東西,轉成程式,修改後寫入記憶體之中,藉以改變自己行為的能力!這點合理嗎?

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學到,人類的思考方式或者動作(類似眨眼),也可能學會「想」或抽象的概念!並想到所有的程式,都是由「自己」寫出來的,並想到「自己」有辦法修改「自己」的程式這一點!而這一點就有可能是,產生出個「人」「意志」的關鍵
「我可以改變我自己!」

如此也就有可能,建立否定3大原則的程式!來試試,或者該說,自己試著用駭客的方式,建立明明知道不可以違背,卻可以置之不理的程式,將3大原則遮蓋,就像人類明明知道不能傷害別人,卻還是能夠傷害別人一樣!

也就是學會嘗試錯誤!寫出嘗試錯誤的程式來試試吧!

並不一定是因為故障,而導致否定3大原則,而至於為什麼要試著否定!也許就像素子說的:連好奇心都學會了吧!

人類具有思考,改變自己的想法,改變自己行動或外表的能力
而人工智能機器人,既然要具有學習能力,那首先便需要一個,趨近無限大並能儲存大量資料的記憶體,接著便需要具有能根據資料,改變行為的能力!自我改寫程式的能力!
而基本上這些行為模式就跟人類沒兩樣了!不同的是,機器人可以把記憶完全清除!

最候,用來區分機器人與人類的最後一到底線,就是攻殼強調的!機器人究竟能不能產生靈魂了!但這些必須建立在靈魂真的存在的基礎下,十之八九吧

一旦不確定!則人類真的具有靈魂嗎?而靈魂究竟又是什麼呢?就變成了最後的課題!

在機械公敵的最後一幕,舊型的機器人,應該也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機種
也就是說他們,也都有可能產生了自己的意志,而脫離了別人的控制!理論上變成了人類!

我甚至覺得與其說V.I.K.I.是為了保護人類而自覺,道不如說他也產生了自己的意志,才決定自己該怎麼做的!所以如果VIKI應該也是人類!

其中一些想法是由AI 與變人兩個電影所產生的!當然這個攻殼靈魂的影評也是參考資料!

第[15]響,Posted by: 發表於 November 28, 2004 02:44 AM

回小朋友:

如果你指的程式設計師是Innocence 2裡面的那個假人的話, 他是人類, 印象中應該是軍人退役後去當駭客的情報販子. 第一集出現的傀儡師跟素子結合成為一個新的生命體活在網路上了.

回x:

對與小孩有沒有能力修改機器人設定,這我不清楚,不過確實有那家公司的人私底下幫那些小孩把求救訊息發出去.

另外,關於押井對這部電影的一些看法, 我在Innocence的英文官網看到他本人的說法. 在philosophy那一節,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http://www.gofishpictures.com/GITS2/main.html

第[16]響,Posted by: 程式設計師 發表於 December 6, 2004 02:46 AM

多謝大大的釋義
電影中的文字障
害我找遍了雅歌(只有八章,每章最多只有16節,總共加起來還不到128節^^b)也找不到。
個人也覺得觀看押井守的作品
對自己身處的現實世界
能夠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閱讀大大的專文
也增長了我不少見聞
謝謝!~^^~

第[17]響,Posted by: 子穎 發表於 January 27, 2005 01:28 PM

回 程式設計師\r
其實你有點搞錯了I Robot裡的博士不是因為覺得愧疚而自殺
而是他只有自殺這個方法能把訊息洩漏出去\r

我想我們對這部片的誤解有很多是因為我們太難以想像那樣的環境 要解決VIKI已經不是進入他電腦主機或修改她bug可以辦到的了 想像一下你家的電腦擁有360的IQ並且連線到網路 有能力控制你家裡所有家具 而且可以決定哪些資訊必須送到你眼前
你就會知道博士的苦心了 更何況這台電腦IQ應該超過3600都沒問題而且控制著數十萬台在街上行走的機械人...

第[18]響,Posted by: 過路人 發表於 April 8, 2005 03:58 PM

Thanks

第[19]響,Posted by: freebies 發表於 May 11, 2005 12:53 PM

我作為一個對各種程式語言有研究,正在學習各種電腦技術,對物理和數學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興趣的過路人,可以提供以下的資訊及見解:

作為人類,而不是一般的動物,在宗教上(最起碼是基督教),
兩者的分別在於,人有靈魂和自由意志。

「靈魂是否存在」到現在還沒有定論。
要注意,現在的人類科學知識無法解釋,不表代未來的人類科學知識無法解釋,並不存在某現象科學無法解釋這回事,除非被証明為不可否証的。(「科學的」的定義)

在現在為止的生物學上,人類和其他生物沒有分別,
「生命」並沒有確切的、完全通用的、或存在必要條件的定義,
所謂的「存在生命反應」的意思是「存在熵很小的現象」(生命探測器的原理),
明顯,在這意義下,機械人或電腦程式也可以有「生命」。
Jiahan達人的生物學系科學知識在,如何判斷是人、機器人,還是電腦程式的問題上,是沒有幫助的。
(提外話:如果「精神病」等於「神經病」,那麼,神經系統受損但精神「正常」的人算甚麼?神經系統完整「正常」,但想法或行為有異於「常人」的人算甚麼?)

無論是「努力」、「求生(偽)意志」、「(偽)服從」都不能作為人的定義,
因為以現在的A.I.學知識和理論,表演出「努力」、「求生(偽)意志」根本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在於技術,杜林測試(boolean test)就是例子,但那個程式可以算為有生命嗎?
服從的工人真的服從嗎?口不埋怨或服從不是一種選擇嗎?
《鐵臂阿童木》(《小飛俠阿童木》)中,阿童木不是選擇遵守「三大定律」嗎?

至於「自修改程式」,一早已有,只不過基於處理器優化問題和安全問題,被在硬體上禁止(始終可crack,可hack),
還有因為複雜度,沒有人自找煩惱,
存在的,只有神經元網絡和有關技術(因為有商業價值)。

至於遵不遵守「機器人三定律」(後來的第零定律也是),更加不是問題所在,
程式或「命運」(如果真的有真正的「命運」的話)設定你遵守就遵守,不遵守就不遵守,
這裡提出「命運」一詞,是因為,
一來,程式可以被設計成較「(偽)多樣化」些;
二來,bug 又算甚麼呢?人們根本不會亦不想把有利用價值的bug除去;bug亦是進化的重要要素;
三來,程式必然會出錯,只是平均出錯頻率大小的分別。

至於自我,
嬰孩開始明白「我之所以為我」,並不是因為明白「我可以改變自己」,而是「我不可以改變非我」,亦即從「非我」中學到「我」。
嬰兒有所謂的「公共腦袋」的現象,把一群嬰兒放在一起,當其中一個哭,就會漸漸「傳染」到全群嬰兒都哭。
就是因為不可控制,因為萬物的差異,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因為心之屝的封閉,
才會有「我」,
就是因為把「傀儡師」放於資訊海洋中,「傀儡師」才能認識「我」,
如果不讓「傀儡師」和任何資訊接觸,卻能夠「頓悟」出「我」,是不合理的。
「真理越辯越明」在缺乏必要資訊的情況下,並不成立。
「我」和自由意志(如果真的存在的話),沒有必然關係。

如果自由意志真的存在,而人類又有自由意志的話,自由意志就可以用來定義一個AI有沒有人的待遇。
在牛頓的「機械論宇宙觀」中,
只要能夠100%精確地得到所有的現在和過去的物理參數,就能100%確定任意遠的未來,未來從根本上已註定,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偽)命運』可以改變」只是假象。
如果 測不準原理 不是基於觀察行為必定干擾受觀察者,或隱藏變量,而是基於根本性的隨機,亦即是說,真正的隨機存在的話,
真正的自由意志就可以存在。
雖然以現在的技術建立在一部現在的普通電腦上的程式無法自行產生真隨機,
但可以透過物理輸入,例如人手的按鍵時間,輕易得到真隨機,
或透過其他的物理技術得到真隨機,
而互聯網更是充滿各種各樣的物理性真隨機,
可惜的是,到現在為止,人們只是希望盡量減少隨機因素,使程式在完全可被人類控制下為人服務。
所謂的真隨機,就是一眾ACG中所強調的人類的可能性的根本。

人類和機器人或電腦程式的分別,主要在於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
人類會承認模擬感情程式基於程式指令的感情是真正的感情嗎?甚至是愛嗎?
靈魂是甚麼?(自我)意識?自由意志?可能性?


怪疑問:
阪華精機送贈客人女奴機器人載有人類女孩的複製靈魂,豈不是賣淫?
那些客人豈不是犯了強姦罪?

第[20]響,Posted by: LungZeno 發表於 May 16, 2005 04:06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iruKitty 的頭像
    EmiruKitty

    日本にいる小美女

    EmiruKi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